服務熱線
021-69153530
侯文莉
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摘要:根據複速級衝(chong) 擊渦輪式氣啟動馬達工作原理提出一種新型的保護控製裝置設計方案,包括機械結構和氣壓控製氣路兩(liang) 方麵。其中機械結構方麵解決(jue) 了發動機的飛輪齒圈和馬達的小齒輪撞擊及重複碰撞問題,另一方麵解決(jue) 了發動機啟動後轉速300r/min以內(nei) 就立即切斷氣啟動馬達控製氣路問題,使氣啟動馬達的小齒輪和發動機的飛輪齒圈分離,同時在發動機工作時氣動啟動係統也禁止工作,達到真正保護發動機目的。介紹該保護控製裝置結構原理圖,詳細描述其工作流程,並對該保護係統進行了仿真分析,通過控製單向節流閥的流速,實現了對二位三通氣動換向閥的控製。簡述了它在實際應用中的特點。該新型氣啟動馬達的保護控製裝置為(wei) 同行業(ye) 類似產(chan) 品開發提供了參考。
關(guan) 鍵詞:氣啟動馬達;保護控製裝置;渦輪式
0前言
啟動馬達是燃油發動機配置的關(guan) 鍵部件之一,它通常分為(wei) 電啟動馬達、氣啟動馬達、液壓啟動馬達和彈簧啟動馬達。隨著綠色出行、綠色家園等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以及滿足柴油車輛、工程車輛等頻繁啟動、防燃、防爆、高負載場合等需求,氣啟動馬達在車用發動機的啟動係統中廣泛應用,並配置車載空壓泵和儲(chu) 氣罐為(wei) 氣啟動馬達提供氣源動力。氣啟動馬達按照工作原理分為(wei) 靜力式(容積式)和動力式(蝸輪式):靜力式氣啟動馬達輸出的速度有限,啟動性能不良;而動力式氣啟動馬達可以達到很高的輸出轉速,啟動性能良好,可以滿足更大功率柴油機的啟動要求。正是由於(yu) 動力式氣啟動馬達具有排量大、係統可靠、簡單實用及相對獨立等優(you) 點,被國內(nei) 柴油機、馬達、發動機等廠家和設計研究單位逐漸認識和應用,其相應的保護裝置也應運而生。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發動機啟動發火(150r/min)後,係統不能在轉速達到300r/min以內(nei) 使氣啟動馬達的小齒輪與(yu) 發動機的飛輪齒圈迅速脫離,就會(hui) 對氣啟動馬達和發動機造成損害。由於(yu) 空氣壓縮泵運轉後建立壓力較慢,發動機點火啟動,達到怠速(800r/min)甚至更高的轉速後,空氣壓縮泵才能產(chan) 生足夠的氣壓來切斷氣啟動馬達控製氣路,這時氣啟動馬達的小齒輪與(yu) 發動機的飛輪齒圈已經發生了磨損。有些人習(xi) 慣邊啟動邊加油門,這樣一旦發動機點火後,轉速會(hui) 馬上升到1000r/min,同樣導致馬達和發動機損壞。由於(yu) 一台進口氣啟動馬達價(jia) 格昂貴,而發動機飛輪齒圈的生產(chan) 周期也比較長,因此一旦馬達受損或飛輪齒圈無法滿足運轉要求時,將會(hui) 給企業(ye) 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並影響日常生產(chan) 工作。
目前市場上氣啟動馬達保護裝置主要有氣路保護和機械保護,而大多數采用的是氣路保護,在機械保護方麵研究甚少,有些問題仍然沒有解決(jue) ,如馬達齒輪與(yu) 發動機飛輪撞擊及重複碰撞問題。氣路保護方式安全可靠,可以極大地避免馬達齒輪與(yu) 發動機飛輪齒圈在高速運轉過程中發生碰撞。介紹了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保護方式就是通過氣路的控製,切斷啟動開關(guan) 和氣啟動馬達之間的連接氣路,對柴油機和馬達進行安全有效的保護;但在工作過程中,仍需要人為(wei) 操作,導致工作效率比較低。通過液控換向閥、氣控換向閥、延時閥等轉向,切
斷儲(chu) 氣罐到氣啟動馬達的高壓氣體(ti) ,使馬達齒輪與(yu) 柴油機飛輪脫開,有效地保護了氣啟動馬
達,但保護響應時間比較長,馬達仍受到了一定磨損。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作者基於(yu) 一種複速級衝(chong) 擊渦輪式氣啟動馬達,根據其工作原理,提出一種新型的保護控製裝置設計方案,即在機械結構方麵和氣路方麵都進行保護設計。其中在機械結構方麵解決(jue) 了發動機飛輪齒圈和馬達小齒輪撞擊及重複碰撞問題;氣路方麵解決(jue) 了發動機飛輪齒圈和馬達小齒輪即時脫離問題,使馬達和發動機得到真正保護。
1氣啟動馬達總體(ti) 結構
該馬達主要由動力總成、減速總成、傳(chuan) 動總成等連接構成,其中動力總成包括一、二級定子和一、二級轉子組合的軸向氣道渦輪,齒輪軸等;減速總成包括軸承座、行星架、行星齒輪、軸承等;傳(chuan) 動總成包括輸出軸、下棘輪、上棘輪、彈簧、花鍵軸和內(nei) 卡環等。部分結構示意如圖1所示,該馬達輸出部分采用慣性齧合的方式,首先氣啟動馬達主氣路接通後,將壓縮氣體(ti) 的部分壓縮能轉換成氣體(ti) 的動能;然後,沿噴嘴出口方向噴出的高速氣流衝(chong) 擊動葉輪;接著,通過氣流推動動葉輪旋轉做功,並通過輸出軸向外輸出機械功;輸出小齒輪與(yu) 發動機飛輪齒圈齧合。
2保護控製裝置原理
發動機的啟動並不是單一的過程,其中可能發生發動機的飛輪齒圈和氣啟動馬達的小齒輪齧合、脫離及重複碰撞現象,如圖2、圖3所示。
為(wei) 保護發動機和啟動馬達,在發動機非啟動狀態下,啟動馬達的小齒輪需要脫離發動機的飛輪齒圈,並與(yu) 之保持一定距離(稱為(wei) FRG尺寸,通常為(wei) 5.5mm)。為(wei) 使發動機的飛輪齒圈和氣啟動馬達的小齒輪即時脫離及避免重複碰撞現象,如圖1所示,設計了一種新型保護控製裝置,包括機械結構和氣壓控製氣路兩(liang) 方麵,結構方麵具體(ti) 為(wei) :壓縮空氣經進氣口7推動氣缸內(nei) 的活塞13作軸向運動,由於(yu) 氣缸內(nei) 壁設有3段不同直徑,中間大於(yu) 兩(liang) 端,故通過氣源節流方式讓小齒輪在FRG行程內(nei) 的推進既有力又緩慢,“頂齒"時不會(hui) 產(chan) 生撞擊,同時氣缸內(nei) 的變直徑結構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使小齒輪在超過FRG行程後快速推進,完成齧合;當氣缸內(nei) 壓縮空氣卸壓時,齧合的小齒輪在複位彈簧12作用下迅速退回,因此該結構解決(jue) 了發動機的飛輪齒圈和馬達的小齒輪撞擊及重複碰撞問題。
氣壓控製氣路原理如圖4所示,當壓縮空氣進入氣控換向閥12控製氣路,並通過壓力作用切斷啟動開關(guan) 13與(yu) 啟動閥10、氣啟動馬達11之間的氣路連接,此時啟動開關(guan) 13失去作用,即使按下啟動開關(guan) 13也不能使氣啟動馬達11工作,隻有操作人員按下停機開關(guan) 14後,再次按啟動開關(guan) 13,氣啟動馬達11才工作。首先從(cong) 圖中可以看出,此控製氣路分支和連接點比較多,其次在工作過程中需要人為(wei) 進行操作,這就導致馬達使用時容易受限,工作效率嚴(yan) 重降低,在應用中起不到實際效果。
在此原理基礎上,本文作者對控製氣路進行了改進,原理如圖5所示
該控製氣路分支和連接點明顯減少,保護響應時間降低,同時整個(ge) 過程中不需要人為(wei) 進行操作,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整個(ge) 控製氣路分兩(liang) 路:一路依次通過機械閥8、二位三通氣動換向閥9連接氣啟動馬達11的齒輪預齧合進氣口;另一路通過主啟動閥10與(yu) 氣啟動馬達11的進氣口連接,氣啟動馬達11的齒輪預齧合出氣口通過管路與(yu) 主啟動閥10的控製口連接,柴油機12的飛輪通過傳(chuan) 動機構與(yu) 液壓泵13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液壓泵13的進液口與(yu) 油箱連接,液壓泵13的出液口通過管路及單向節流閥14與(yu) 二位三通氣動換向閥9的控製口連接。此外,空氣壓縮泵5的動力輸入端通過傳(chuan) 動機構與(yu) 柴油機12的飛輪連接,空氣壓縮泵5的出氣口通過管路與(yu) 單向閥3的進氣口連接,而單向閥3的出氣口通過管路與(yu) 儲(chu) 氣罐1的進氣口連接,為(wei) 確保儲(chu) 氣罐1安全,在儲(chu) 氣罐1上設置安全閥2。由於(yu) 需要實時監測管路的壓力值大小,故在空氣壓縮泵5與(yu) 單向閥3之間的管路上連接壓力表4和安全閥6。
3保護控製裝置工作流程
所設計的氣啟動馬達當柴油機12轉速達到300r/min以內(nei) 就立即切斷啟動馬達控製氣路,使氣啟動馬達11的小齒輪與(yu) 發動機12的飛輪齒圈迅速脫離,從(cong) 而保護馬達和柴油機12的飛輪。整個(ge) 保護裝置在工作時,氣體(ti) 由儲(chu) 氣罐1經過過濾器7過濾後,一路依次通過機械閥8、二位三通氣動換向閥9進入氣啟動馬達11的齒輪預齧合進氣口;另一路通過主啟動閥10進入氣啟動馬達11的進氣口,氣啟動馬達11的齒輪預齧合出氣口排出的氣體(ti) 用於(yu) 控製主啟動閥10。當氣啟動馬達11內(nei) 部氣壓達到一定時,通過齒輪驅動柴油機12的飛輪轉動,飛輪帶動液壓泵13工作,產(chan) 生機油壓力,並傳(chuan) 遞給單向節流閥,由這個(ge) 閥的流速大小作為(wei) 信號在柴油機12啟動後快速控製二位三通氣動換向閥9切斷控製氣路,同時主啟動閥10關(guan) 閉。通過單向節流閥14調節二位三通氣動換向閥9的響應時間,使該響應時間與(yu) 氣啟動馬達11的小齒輪脫離發動機飛輪時間相匹配。此外空氣壓縮泵5達到一定壓力後,將多餘(yu) 的空氣經單向閥3重新傳(chuan) 到儲(chu) 氣罐1,供下次工作時使用。在整個(ge) 工作過程中,控製氣路*自動控製,無需人工操作,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響應時間也極大縮短,達到了保護馬達與(yu) 柴油機的目的。
4仿真及分析
根據改進後氣壓控製氣路保護原理圖,基於(yu) AMESim進行仿真分析,該模型如圖6所示。
根據工況及實際調試,配置主要參數如表1所示,設置仿真結束時間為(wei) 8s,通信間隔時間為(wei) 0.05s。從(cong) 圖5中可以看出,通過單向節流閥就可以控製整個(ge) 係統核心部位。而在實際生產(chan) 中,就是通過不斷調節控製單向節流閥的流速,對氣路進行控製。
在上述參數條件下,通過設置柴油機的轉速,觀察單向節流閥的流速情況,流速如圖7所示,啟動柴油機後,節流閥的流速均迅速上升,達到峰值後迅速下降。當柴油機的轉速由大變小時,單向節流閥的流速峰值隨之變小。故當柴油機轉速在300r/min以內(nei) 時,通過控製節流閥的流速大小對整個(ge) 氣路進行控製,並將該信號傳(chuan) 遞給二位三通氣動換向閥,該閥收到信號後立即切斷控製氣路,同時主啟動閥關(guan) 閉,達到保護柴油機齒圈和馬達小齒輪的目的
5安科瑞智能電動機保護器介紹
5.1產(chan) 品介紹
智能電動機保護器(以下簡稱保護器),采用單片機技術,具有抗幹擾能力強、工作穩定可靠、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等特點。保護器能對電動機運行過程中出現的過載、斷相、不平衡、欠載、接地/漏電、堵轉、阻塞、外部故障等多種情況進行保護,並設有SOE故障事件記錄功能,方便現場維護人員查找故障原因。適用於(yu) 煤礦、石化、冶煉、電力、以及民用建築等領域。本保護器具有RS485遠程通訊接口,DC4-20mA模擬量輸出,方便與(yu) PLC、PC等控製機組成網絡係統。實現電動機運行的遠程監控。
5.2技術參數
5.2.1數字式電動機保護器
6結束語
文中的馬達較大程度改變了現有氣啟動馬達的結構,能適應普通柴油機、卡車、公交、大巴等燃油發動機氣啟動馬達配置和安裝要求。在齒輪推進裝置方麵提出了新的結構方案,改善了小齒輪和飛輪齒圈撞擊及重複碰撞問題,而且發動機啟動後轉速達到300r/min以內(nei) 時,柴油機的飛輪驅動液壓泵產(chan) 生了機油壓力,並傳(chuan) 遞給單向節流閥,此時該閥的流速大小作為(wei) 控製信號,傳(chuan) 遞給氣啟動馬達控製氣路並即時切斷,使馬達小齒輪與(yu) 飛輪齒圈即時自動脫離,同時在發動機工作時氣動啟動係統也禁止工作。通過機械結構和氣壓自動控製氣路兩(liang) 個(ge) 方麵,使氣啟動馬達和發動機的飛輪齒圈得到真正保護,具體(ti) 體(ti) 現以下幾點:
(1)避免了小齒輪和飛輪齒圈重複碰撞現象,同時也延長了其使用壽命,並提高了其安全係數。
(2)減少了發動機的故障率,降低了用戶維修費用。
(3)提高了氣啟動馬達使用效率,降低了耗氣量。
(4)縮短了馬達保護響應時間。
因此該馬達解決(jue) 了小齒輪和飛輪齒圈即時自動脫離和避免撞擊及重複碰撞問題。目前,該新型馬達已投入實際生產(chan) ,為(wei) 工業(ye) 裝備、能源、電力、交通、鋼鐵、采礦、造船等行業(ye) 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為(wei) 同行業(ye) 的類似產(chan) 品開發開辟了新開端,具有一定應用價(jia) 值。
參考文獻
[1] 馬旗,李元新,趙培山,等.電啟動馬達的選型及應用[J].內(nei) 燃機與(yu) 動力裝置,2008(6):37-40.
[2] 李剛,孫江宏,於(yu) 傳(chuan) 新.一種新型氣啟動馬達的保護控製裝置
[3] 安科瑞企業(ye) 微電網設計與(yu) 應用手冊(ce) .2020.06版
作者簡介:侯文莉,女,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為(wei) 智能電網供配電,
2025 版權所有 © 18luck新官网登录 sitemap.xml 技術支持: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育綠路253號2幢4層 傳(chuan) 真: 郵件:540643891@qq.com
電瓶車充電樁、電動汽車充電樁禁止非法改裝!
關(guan) 注我們(men)